一、蒙台梭利教室的特征
当时对蒙台梭利一词的使用没有任何规定。因此人们根据学校是否和一个正规的蒙台梭利组织有联系,确定学校的课程是否真正是蒙台梭利教育。其中,AMI和AMS就是当时的两个蒙台梭利教育组织。但许多私立和公立蒙台梭利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没有与任何组织取得联系。那么,蒙台梭利教学应具备哪些区别于传统幼儿教学的特征呢?对于一位来访者来说:他希望在蒙台梭利教室里看到什么呢?
观察一下蒙台梭利教室,首先看到的是混龄分组,3、4、5岁的孩子一组,6、7、8岁的孩子一组。教室的布置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另一特征。教室里放着许多低矮的开放式架子,上面精心摆放着各种活动材料,孩子们可以从架子上选择活动材料,桌子的摆放有助于个人或小组活动,不像传统教室那样将所有的桌椅家具按一个方向摆,便于教师作集体指导;开放式的地面为地面工作提供了空间。此外,摆放蒙台梭利学习材料的架子比我们在其他教育模式中看到的都要多。一般,教室所有的墙都设有架子,而且这些架子扩展到教室的好几个地方,形成弯道或中心区域。蒙台梭利的学习材料是为个人或小组使用设计的,不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例如,材料中的球都是小球,便于儿童拿握、探索,不是供教师在教室前面做教师中心教学的大球。
学生的活动,是判断一个蒙台梭利课程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在蒙台梭利学校里,一天主要的时间--3、4小时一天,学生必须从事自己选择的个人或小组工作。当然,教师要引导他们如何做选择,在儿童的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见本章后面的“教师的角色”一节)。如果一天当中集体教学超过1小时,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算蒙台梭利教育(见Bainess & Snortum,1973;Feltin,1987)。
学生们用蒙台梭利学习材料做些什么?数学领域的材料代表抽象概念,例如十进制。几何领域中,学生操作的是地图拼图。拼图上的每个大洲都需要拼,每一小块图片代表一个国家。小学阶段使用的地图有更具体的细节,包括地理环境特征。语言也是儿童在蒙台梭利教室中获得的一部分经验。语言学习方面,蒙台梭利推崇“全语言”课程。例如,用纸质字母板这种具体材料,帮助孩子们学习写、读(按照这个顺序)。
蒙台梭利教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合作而非竞争。例如,在蒙台梭利小学教室里,数学、地理及其他自然科学问题的答案很自由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可以借助“控制性”材料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此外,儿童通常可以向其他孩子寻求帮助。在他们看来,教师不是教室中唯一的信息来源。
采用这种方法向儿童呈现正确答案,降低了对传统测验方式的重视程度。尽管各公立和私立的蒙台梭利学校同意校区或州所要求的人为控制的学业测验,但在大多数蒙台梭利教育者看来,这些测验与学习过程无关。蒙台梭利教育者们重视在某些领域中采用文件夹式(内容丰富)的测验。在个人或小组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尝试各种活动,这为教师提供了间接评价作业是否成功的机会。
最后,蒙台梭利教育非常强调个体责任感的发展。例如,用完材料后,儿童必须把材料放回架子上,打扫教室,教室里至少有一部分区域由儿童管理。此外,儿童还要参与教室活动规则的制定。
二、蒙台梭利之人的发展观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是“为儿童提供帮助……协助心理发展”的工具(Montessori,1967a/1949 p.28),要探讨蒙台梭利的教育哲学,必须先了解她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
蒙台梭利认为,个体不是沿着一个连续的斜坡发展的。因为连续斜坡发展模式意味着,儿童仅仅是一个小大人,发展是从出生到成熟的一个线性的、持续的进程。斜坡模式还认为,处于较高发展水平--较成熟的人,其心理活动比年幼儿童更有价值。与此相反,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初期最具发展潜力,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蒙台梭利的发展范式描述了四个相互关联的三角形,并且被蒙台梭利称之为“建构性生命节奏”(见表2)。每个三角形可代表一个跨度为六年的发展阶段(水平),即:出生~6岁(婴儿期);6岁~12岁(儿童期);12岁~18岁(青少年期);18岁~24岁(成熟期)。第一和第三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别不稳定、特别活跃的时期,另外的两个阶段则是相对稳定的巩固和平缓(azzini,1996)。
上述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很明显,具有某种独特之处。而且每个阶段又为下一个发展阶段作了准备。蒙台梭利将各阶段的关键特征或心理发展趋势称作“敏感期”,她说“这些发展阶段……是过渡性的,每个阶段专门获得一种特定的特征。一旦获得了这种特征,相应的敏感性就消失了。”(Montessori,1966,38)。蒙台梭利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敏感期是获得某种重要特征和能力的最佳时机。
根据格拉齐尼的观点,蒙台梭利认为发展是不断的“诞生”,或者是具备高度敏感性的时期;而且每种敏感性都将促使新兴趣和新技能的诞生。尽管每种敏感性都会从高潮转向衰落,但在敏感期内获得的能力将保持终生(Grazzini,1996)。例如,蒙台梭利指出,从出生开始,在2~4岁达到高潮的敏感期内,秩序感是关键特征。处于这一时期的年幼儿童表现出仪式化的兴趣,总要把东西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或总要在这个位置上找到这个东西。这种敏感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当事情没有按它们通常的秩序发生时,儿童会觉得很难过。而且,他们喜欢听同一个故事,不断地按照同一方式重复地讲述。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秩序的偏爱,是儿童内心对正确和可预见环境的需要的外部表现。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一般到5、6岁时,儿童要求外部秩序的内驱力开始减少。到这时,儿童只要在一个恰当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经验,敏感期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这时,儿童已经形成一个“内部概念框架”。在儿童向更抽象的思维、推理和复杂的问题解决过渡时,这一内部概念框架将服务于下一个发展阶段。
这说明敏感期具有两个基本特质:它们在本质上同时具有过渡性(过去性)和保持性,表现为持续的心理能力。教育者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对敏感期的自然内驱力的意识,同时为儿童准备一个相应的教育环境。
三、富于吸收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儿童具有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信息的独特能力。蒙台梭利观察到,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对每种经验具有很强的吸收力,而且这种吸收是直接的。在儿童吸收经验的过程中,心理就逐渐得到发展。所以,儿童直接从他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吸收经验的同时,发展了内部的精神力量。正如蒙台梭利所定义的,“印象不仅仅进入他的心理,而且形成心理。它们被儿童纳入自己的体内,变成儿童自身的一部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肌肉’,用于吸收从周围世界中积累的经验。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作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所强调的儿童发展的原始状态)(Montessori,1967a/1949,pp.25-26)。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这种强有力的心理结构发生在出生到6岁之间,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3岁,这时儿童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所处文化的语言。儿童会记住这些经验,但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也就是说,这些经验不能因儿童的使用需求而有意识地提取。蒙台梭利指出,“如果我们把成人心理称作有意识心理,那么必须把儿童(3岁以下)的心理称作无意识心理。但无意识心理并不一定是低级的。无意识心理可能是最富于智慧的”(Montessori,1967a/1949,p.23)。
蒙台梭利举例证明了儿童对声音、节奏和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当环境中充满各种声音时,婴儿能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从中区分出人的嗓音。渐渐地,不需要任何意识努力或成人直接的传授下,儿童就能记住本国语的声音、节奏以及词语、语义和句法。儿童,至少在发展早期,没有有意识记忆,但必须通过经验,无意识地吸收人类语言结构,而且这种吸收是强有力的、直接的(Montessori,1967a/1949)。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3岁以后,儿童的这种强大的吸收力开始变得有意识、有目的。这时儿童变成了一个讲求实际的、感性的探索者。他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对比。此时,儿童将感觉经验分类、提炼,将过去吸收的经验带入意识中。这样,“他逐渐建构自己的心理,直到它拥有记忆、理解力、思维能力。”(Montessori,1967a/1949,p.27)。
这一过程将经历整个“有意识吸收心灵”阶段,大约发生在3~6岁之间。
四、规则:意愿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主动建构的东西不仅包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且包括自己的内在规则,以及控制和指导自身注意力焦点和行为的能力。所以,一个好的蒙台梭利教室,它的“规则”并非来自教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对儿童进行管理,而是来自儿童内在目标感的发展。儿童的内在目标感缘自集中精力的工作。
儿童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不习惯于它的材料、社会期望以及地面活动规则。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失去重点。但一旦发现了什么让他着迷的事物,他们就开始专注于这个事物。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如果这种投入是有目的的,那么这样的经验会提高儿童在其他情境下专注和指导行为的能力。通过在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儿童指导自身行为的意愿或能力开始发展。尽管“学校必须给儿童提供精神空间和伸展的机会”(Montessori,1967a/1949,p.264),但这并不是完全放任儿童的溺爱。如果是溺爱,教室将乱成一团,只有在教师的控制下,才能恢复和谐的气氛。甚至需要教师制定行为规则,通过制约儿童的行为使所有的工作平静地进行。
换句话说,蒙台梭利教室要保持的气氛是“有限制的自由”,包括有目的地、小心地选择、 使用材料的自由,指导自己学习的自由,与他人交往的自由以及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活动的自由。行为约束为儿童提供活动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同伴讨论,明白有关恰当运用活动材料的规定,同时维持一种社会尊严感和平静感。地面活动规则可以保证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在自由和约束的平衡中产生的平静,不能被误解为停滞不动。相反,在有规则的蒙台梭利教室中占上风的气氛是“一种主动的平静”(Montessoir,1967a/1949,p.254)。
年幼儿童具备以上这些独特的能力,教育应遵循“帮助儿童学会生活”的信条。那么与这种教育任务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材料、方法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