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这一绘本,感觉光凭画面并不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视线。特别是“爷爷把布翻过来,翻过去……缝进,缝出。”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这一家庭的变化的。
孩子喜欢的焦点应该是毛毯经过爷爷的巧手一步步变成纽扣的过程。基于以上两点的思考,本次活动设计围绕两点展开,收到较好效果。
一、语言点的把握。
虽然“爷爷把布翻过来,翻过去……缝进,缝出。”画面效果不明显,但是针对画面的语言是重复性的,所以我让孩子在第一、二次重复时听我讲,在第三、四次重复时孩子就能跟上了。孩子们随着这句话的熟悉对于故事发展情节也越来越入迷。
二、动作点的展开。
对于剪纸活动的目标定位上我更侧重于幼儿合理想象与掌握对称剪纸方法。由“毛毯——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是引发孩子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剪纸中我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来剪物品。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幼儿尝试与讨论——自主练习”等方法探索进行。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我并不是采用教师直接传授式,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回忆与思考,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让幼儿了解、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策略,而且孩子在主动的动口、动脑、动手中很自然地理解故事、提高剪纸水平和技巧。不管作品是否精致,相信孩子在快乐阅读、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收获许多。
不足之处:
1、在活动的设计上,应把握好活动的时间。作品的展示可以让幼儿剪好后,双手举起互相欣赏,然后要求幼儿用剪刀压住作品,再倾听下一段故事,这样不用跑进跑出可以节省时间。
2、在背心变领带前,我请幼儿说说领带的特征,又让个别幼儿示范剪领带。虽然我一直强调“剪掉最少,就是最好”,目的是让幼儿尽量把作品剪得大些。可是,这位幼儿动作很大一剪刀下去,对折的只剩下一小块,多半剪光了。我心里一急,抢过这位孩子手里的纸,又朝另外的方向把纸对折了一下剪出了领带,可其他幼儿看糊涂了,出现了好多幼儿不会剪。我深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从多方面去考虑活动的设计、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尽量使活动更精彩。(——姚瑾)
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统统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块奇妙的手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已经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的,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跑到爷爷家。约瑟嚷着:“我的纽扣!奇妙的纽扣不见了!”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