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新纲要的精神,践行新的知识观。我们运用搭建支架的模式,让幼儿构建自己的知识;注重综合活动的开展,整合幼儿的知识经验;选择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帮助幼儿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孩子从传统意义上的“学会”到自主性占主导地位的“会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重视了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纲要》阐明了新的知识观。首先,《纲要》从目标、内容及指导要点等方面,努力体现让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观念;其次,强调了知识是整合的观念,新《纲要》中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这里突出了“相对”的概念,在遣词造句上能窥出其意图;再次,强调了知识对儿童来说应是有用的观念。教改过程中,我们努力践行新的知识观,引导孩子从“学会”到“会学”,促进幼儿富与个性的发展。
一、搭建支架模式,构建幼儿自己的知识。
“支架”一词,原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这里是一个比喻,它把教师的“教”形象化,看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儿童知识习得的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整个过程是离不开脚手架的支撑。也就是说,儿童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获得教师不断的支持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如何把握儿童最近发展区,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我们尝试着担负起支架的作用,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设疑,通过为孩子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孩子在和材料的互动中去寻求答案。一次指导孩子玩建筑游戏,幼儿在沙盘里搭高速公路,有些孩子开始只搭了一条通道,我说,“对面的汽车快速地开过来,快闪开!”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他们立即在旁边加了一条通道,还知道两条道路上的小车向相反方向行驶。我接着说,“这么多的车辆,我能直接走过去吗?”,孩子们议论纷纷,“这样做太危险了!”“谁想办法把我送到公路的那一边去?”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我在旁边点拨,“有没有资料可以查一查呢?”其中的一位幼儿从图片资料上受到启发,“搭一座立交桥”。于是,大伙儿就忙开了,分工寻找材料、合作设计立交桥模型,……问题就是这样在教师的提问下产生,冲突在教师的提问下明朗化,而教师的提问恰恰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整个活动过程既是幼儿做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相互教的过程,更是幼儿与幼儿相互学的过程,它提供给了每个孩子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的机会和条件。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知识和能力上都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几个问题就像一个支架,把孩子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样,活动“和孩子一起设计手套”中,教师构思了“三个一”:一个问题,“你见过什么样的手套呢?”;一个建议,“我们一起搜集手套,细心观察、仔细想想它们外观和作用有什么不同?”;一个任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套”。幼儿的学习能力在支架式教学中得到提升。
幼儿自己构建的知识,不仅是“手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心动”,即幼儿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某种意义上,这一过程中,幼儿更具自主感和成功感,增强了孩子“主动学习”的体验。“支架式”教学,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如何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地互动,可以说是教师最本质、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支架式”教学,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能力,使教学的全过程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学习的热情。
二、整合知识经验,尝试综合活动的开展
多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教学比较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分科教学,由于分科教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材教法上,而教学又一贯被人们理解为上课,实际上,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游戏、体育、观察、劳动、娱乐、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通过多种活动和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以上课为主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强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从理论上讲,我们努力贯彻执行整合教育的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的整合。我的体会是:目标应以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为主线,同时促进儿童其他诸方面,即情感与能力的发展;内容的整合应是渗透在教育整体各方面的学习机会的整合;方法手段的整合是综合多种儿童发展因素、允许多种与儿童发展相关的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的参与,在整合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整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发展的现状、实际来看,幼儿的知识经验有时是片面的、零散的,需要通过综合活动的开展进行精加工。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综合活动的开展,如“有用的麦秸”,我们以多媒体动画入手,让幼儿了解麦秸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再次组织谈话活动“有用的麦秸”,讨论麦秸的广泛用途,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重点);接着,欣赏麦秸的民间工艺制作,培养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活动延伸,手工制作坊“漂亮的麦秸制品”,促进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又如:“量布制衣”活动,以小动物过冬的谈话开始,激发幼儿关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学习利用自然物测量的数学知识(重点);锻炼幼儿的剪裁、添画等美工技能;开展模特表演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设计创作的衣服……从以上两例可见,在综合活动中我们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连,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儿童的知识经验,及情感、社会等领域经验的习得,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有机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三、选择生活内容,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
现象学大师埃蒙德.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的意义基础。”他把生活世界看作是最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概念”,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师幼之间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幼儿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经验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我们注重选择幼儿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把孩子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向孩子,使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如:“神奇的电脑”、“地铁”、“城市里的立交桥”,这些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用它们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幼儿对高科技的兴趣;“银杏树”是苏北农村的特产,让孩子了解它的根、茎、叶,知晓它的特殊作用,找出它作为树的共性和它的个性……适时地让幼儿了解、学习生活中的这些知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参与意识。
生活中的知识对个体的发展来说更有价值,幼儿能够迁移学习经验,积累新的知识经验。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处有空气,但怎样抓住它呢?一番讨论后,幼儿根据塑料袋可装东西的经验,确定也用它装空气,大部分幼儿积极尝试做起来,果然成功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周围世界,发现路标、广告牌等上面都有汉字,汉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触发了认识汉字的兴趣,因此我们组织实施早期阅读“我们的名字”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名字中汉字的结构,萌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活动后,家长们和我交谈,孩子比以前更喜欢指着食品盒、图书、家用电器等上面的字问这问那,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生活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全面互动的交往环境,这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孩子与孩子的互动,孩子与成人的互动,成人与成人的交往给幼儿的影响互动。我们鼓励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孩子在购物过程中,要算计钱够不够花,这里包含了数的运算知识;物品的质量够不够好,其中有商标、产品保质期、保修期等科学概念的习得;这种物品的用途;以及和多类人的交往:寄件处的保管员、导购的营业员、收款的收银员、检查购物小票的管理员,这里恰恰又是包含了社会领域知识的实践。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内容的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认知规律及知识水平,孩子能体验知识的有用,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的体系。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模式目标是要孩子“学会”,而现代的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让每一个孩子“会学”。只有把握住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点,引导幼儿“会学”,孩子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们的教育也才能培育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