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

10月13日至20日,德国石荷州莱萨恩市瓦尔道夫学校师生访问团来到金华,访问金华市外国语学校,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是短暂交流,却也是不同教育理念的一次碰撞。  下面是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的比较。  学校:大且有组织性VS小且随意性  “中国的学校真大!” 迈耶?曼弗里德说。金华外国语学校无论在校人数,还是校园占地规模,都相当于德国好几所学校的总和。在金华期间,他们还参观了浙江师范大学,广阔的校园让他们感到惊奇,他们说先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大学。  与规模大、人数多相对应,德国客人同时还惊诧于中国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参加了金华外国语学校运动会,那么多学生排得整整齐齐让他们咋舌;还有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在老师指挥下统一进行体育锻炼,玩篮球、排球或毽子。德国客人告诉记者,德国的中学也有长达2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在上课时紧张运转的大脑休息、放松一下,但学校和老师不会对此进行安排,学生往往会聊聊天,买点东西,或独自运动,很随意。  虽然对金华学校的做法很注意,但豪斯?彼得表示,他没有打算在瓦尔道夫学校试行。“两种做法孰优孰劣很难说,我们的学生肯定不能适应这种统一安排的方式,他们更喜欢安静和自由”。  课堂:教师主导VS学生主导  “在金华外国语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很明显看得出来。中国学生非常快乐,总是笑嘻嘻的,看得出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痛苦的事情。” 都蓓?安娜说,这样的环境,可以发现是出于老师精心营造。“上课的时候,中国的老师显得非常重要,学生都是在老师带领下学习。与中国学校相比,在德国的课堂上,老师更像是一位主持人,把更多时间和表现机会留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都蓓?安娜把控制课堂的奥秘完全归结于老师,认为好老师自然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在德国,想当教师非常难。” 都蓓?安娜说,要拿到教师资格证书的前提是必须拿到大学文凭(而且上大学期间必须学两个以上专业),然后接受两三年教师培训,再接受考试,考试通过可以到学校实习,在资历深的老师指导下上较少的课,同时还经常会有人来听课并给出建议,这一过程长达两三年时间。这之后还有一次考试,只有通过了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正因为当老师难,而且待遇极佳,德国老师的稳定性比较好,教学水平也能够得到保证。     德育:思想品德课VS家庭教育  在德国师生来金访问期间,陈向红老师注意到一个细节:拍完合影后,几名德国学生主动把用过的椅子叠好。“这些学生为什么能如此自觉,你们的品德教育是怎么抓的?”陈老师问德国客人。  “我们没有特别的品德课或思想教育课,孩子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养成了习惯,很自然会去帮助收拾。孩子习惯的养成,家长起了很重要作用。” 豪斯?彼得校长笑着说。  中德两国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从孩子的一些行为上也能体现出来。一个接待了德国学生的家长反映,她的孩子从小就与她一起看电视,并将此作为课余的重要娱乐,她也一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次在她家住的一位德国女生却对她家客厅有电视机感到奇怪。这位德国女生告诉她,德国家庭一般把电视机锁在地下室里,电脑也不允许孩子使用,但书柜会摆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这名德国女生正因为家中没有电脑、电视机等可供娱乐的现代电子设备,已自学了好几门语言。  升学:考试决定VS主观意愿  德国的小学只读4年,小学毕业后,10岁的孩子就必须为自己的人生做第一次选择———是读为上大学做准备的学校,还是读为职业教育做准备的学校。这个决定,往往是家长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作出的,老师不会强求孩子做怎样的选择,但会根据孩子的平时学习情况和表现给出指导性建议。选择之后,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就会完全不同:把大量时间花在钻研书本知识上,或者用一半时间学习书本知识,其余时间和精力则花在到工厂观摩和实践上。当然,学生的第一次选择也不是完全不可改变,假如一个学生中途发现自己的兴趣改变,可以更改初衷去考大学或进工厂。  但像瓦尔道夫学校这样的私立学校是一个特例,学生在该校往往从一年级读到13年级,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希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的路和方向。” 豪斯?彼得说。  记者问:德国是否像目前的中国一样,家长更青睐孩子上大学而不希望孩子中学毕业后就进工厂当工人?迈耶?曼弗里德回答: “德国的技术工人是全世界一流的,好的手工匠社会地位非常高,不亚于学者。一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人们心目中没有等级观念。”正因为如此,许多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的德国学生往往在中学毕业后就选择进工厂当工人。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都蓓?安娜回答:“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以及展现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德国有句教育格言,与中国的‘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很像———教育并非填满一个水桶,而是点亮一盏灯。” 都蓓?安娜说,他们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授学习的内容,而是“学习”本身。比如学电脑,不是教学生如何掌握使用电脑,而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电脑做有益的事。  迈耶?曼弗里德说,德国的教育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老师过于严肃,而学生个性太强,这就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在金华外国语学校,他们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相对轻松的,而且这依然可以保证高品位的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认为这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