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把希望放飞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关


 

提到新生入园,年轻的父母都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因为孩子终于要走出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了。高兴之余也有很多困惑:孩子哭闹不去幼儿园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会受委屈吗、孩子怎样才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而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脑海里则会马上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张张陌生的小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恐惧,班内小朋友或泪眼婆娑或声嘶力竭,门外家长左顾右盼、魂不守舍……。  
这学期我接手了一个小班,因为有前车之鉴,我查阅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对于迎接幼儿入园做了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原以为这样就可以应付自如了,想不到的是小家伙们仍然搞得我们措手不及。比如有的小朋友尽管不哭闹,但拒绝吃饭喝水;有的小朋友重复念叨一句话没完没了;有的小朋友尽管吃饭很好,但却绝对不能提午睡的话题;有的小朋友内向不合群,一天也听不到说一句话等等。为了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可谓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的表现让人感到欣慰:他们变得活泼开朗了,脸上的表情也丰富起来,愿意和同伴玩耍交流,也不再惧怕老师了,看着一张张可爱纯真的小脸,回忆起刚入园的一幕幕让人心酸又无可奈何的镜头,欣慰之余也百感交集,年轻的父母也许并不能察觉,孩子不喜欢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反感的心理其实与他们平时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此针对新生入园这个问题和宝贝们的父母做一下沟通与交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园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没什么好准备的,给孩子买几身新衣服,或者买个漂亮书包,按规定时间送到幼儿园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其实这对孩子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孩子是否能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的工作是基础也是关键,所以绝对不能忽视和掉以轻心。其实对于即将入园的幼儿家长,他们的准备工作在孩子入园的前一段时间就该及早进行,具体包括:  
1、心理准备  
孩子入园前夕,家长就应该有意的和孩子多谈论一些有关幼儿园的话题,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去游玩,让孩子感知到幼儿园就是他们学本领的地方,幼儿园里有很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图书,还能结交很多的朋友,大家在一块儿做游戏、唱歌、画画、听故事特别开心,并且让孩子意识到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上幼儿园,那是“长大”的体现,激发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浓厚的兴趣。  
2、生活准备  
作为即将入园的幼儿,应该具备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穿脱裤子、自己入厕,自己喝水等最起码的自理能力。所以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生活能力,坚持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绝对不能因怕孩子撒饭、弄脏衣服或者怕孩子自己穿衣磨蹭等原因包办孩子的一切,这样势必造成孩子入园后自理能力差,胆小懒散和畏首畏尾的性格。  
3、知识储备  
这里所说的知识储备并不是指家长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体验,比如,正确的握笔姿势、有序的翻书、能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到相应的位置,能大体认识自己的名字等等。这些知识的体验虽然不是孩子入园前必须要具备和强化训练的东西,但是如果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对于入园以后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常规生活将起到一个积极地推动作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4、交际能力的培养  
即将入园的幼儿应该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这对于幼儿入园和老师同伴的沟通和相处都会非常有利。所以家长之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比如多带孩子到公众场合去玩,多结识一些同龄的小朋友,学习初步的交往,并且在交往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尊大爱小、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  
那么做好了以上的工作,是不是就“万事具备了呢?对孩子们来说,入园就意味着进入一种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生活状态,我们知道,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却需要独立的走向集体生活,面对的将不是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式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个性迥异的幼儿融入一个群体,确非易事。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的坐一段时间等。所以宝贝入园期间家长的工作更加重要,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入园的情绪,稍有不慎,甚至会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在孩子入园期间,家长的工作仍不能有一丝懈怠,应该严格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入园关。在入园初期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初期的正面引导  
家长应在幼儿入园前给予幼儿情绪上的谈话和辅导,告诉他(她)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名称,并结合幼儿的兴趣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家长的语言一定要严谨,正面的给孩子介绍幼儿园,切忌用恐吓得语言来描绘幼儿园,比如“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可厉害了,看你到了那儿还敢不听话”等等,造成了孩子“谈园色变”。并且,幼儿在入园初期会不同程度上对幼儿园或者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家长最初一段时间不必对孩子详细盘查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免孩子产生压力。另外有些幼儿可能在情绪和身体上产生不适,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密切注意幼儿身体与情绪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便给孩子请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要求他(她)去幼儿园的态度。  
2、克服自身焦虑  
入园不适应的情况同样会在家长身上发生,最典型表现就是—焦虑。“孩子哭了没、肯不肯吃饭、有没有受欺负……”,家长的心里满是问题,在等待中问题越积越多,终于在离开(接到)孩子的那一刻到达了顶峰,父母的难舍难离,焦虑的表情,担忧的目光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了孩子,只能使孩子情绪更加恶劣。所以,一旦孩子入园,家长表面要“漠视”孩子的哭闹,要毅然决然地离开,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舍得、优柔寡断,甚至有的家长没等孩子“打雷”自己先“下雨”,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3、端正入园观  
家长要信任幼儿园,相信孩子,直面孩子的哭闹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停停送送反而增加孩子重新适应的负担,不但不利于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反而更让孩子产生依恋心理,延长孩子适应的过程,同时也影响班内的正常秩序。还有的家长常常骗着孩子去幼儿园,或送到幼儿园后乘孩子不备,偷偷溜走,使得孩子会大哭大闹,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4、关注孩子的情绪  
幼儿入园初期,也是感情非常脆弱的时段,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渠道(面对面交流、电话、邮件、博客等)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因为在此期间,有些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也会为了一些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变得情绪低落:比如别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彩笔画画,他的彩笔却因为妈妈走得急落在家里,尽管老师说通了同伴借给他用但还是觉得心里不痛快;比如小朋友都在玩沙包,自己的沙包却迟迟未做好;比如说好爸爸来接的却因为爸爸临时有事而让邻居代接;更具代表性的是孩子之间的争吵,“某某打我了”、“谁抢我东西”等,有的家长一旦听到孩子诸如此类的哭诉,就一蹦三尺高,一副“不打还”不罢休的架势,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以后,他们也会表现出一种悲悲切切的可怜状,更加对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如果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有吵架、或者被训斥等事情要向老师咨询清楚再作处理,更应该直面孩子之间的争吵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不必大惊小怪,这也是家长对孩子也是对教育负责任的一种正确态度。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许诺,更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否则孩子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影响在园的情绪。总之,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孩子快快乐乐上幼儿园的关键所在。  
有的家长作为“过来人”或许会发表这样的感言:尽管在入园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怎么孩子们还是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呢?其实仔细想想就该释然,即使是大人换了环境也会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何况孩子呢?所以孩子短期的不适应是正常的,只要家长能够放手、放心,只要教师具备耐心,爱心,就一定能尽快地帮宝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顺利度过入园关。最后,我想对家长朋友们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但却需要放飞,就像风筝,只有把线放长,他们才会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