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常规教育是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但从事幼教工作十几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目前的幼儿园常规教育现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儿童常认为常规与我无关,同教师所教其他知识一样,仅仅是教师的外在要求而已。因此,我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仍然使用着“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向前看。”“一二三,看谁坐的端又正。”“不能乱丢玩具,不许大声说话”等等的一些限制性话语,还有那些包含着“不行、不要、不能”的指令性的言语……对幼儿实施常规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只注重说教,不断的提出要求,在幼儿园的教育生活中不断的提醒督促,对违反常规的行为进行惩罚,可是这样单纯的说教和强制都将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对幼儿采取权威式的控制,批评、说教、命令成为教师最常用的常规教育方法。
其实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自律,具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相反,在专制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循规蹈矩、顺从型的人。幼儿的发展才是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常规教育从他律到自律”有效途径:
1、常规内容的建立应让幼儿充分参与。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孩子对日常常规的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常规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因此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体验成功的乐趣,更能让幼儿感到常规是他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在常规的执行中,幼儿会更加乐意接受甚至主动地成为监督者,使常规教育更能顺利实施。
案例:
如在玩拼插区时,孩子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筐筐的玩具被倒出来,收拾时又乱放。对此,我总是一遍遍地说:“要把玩具放在一起”,“把筐子放到旁边”,“把雪花片放到玩具篓里”,可孩子们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最后,老师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告诉孩子们怎样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于是,我们的老师利用一次餐后谈话,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在拼插区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修正,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后来,我班许多常规都由幼参与制定,如喝水时注意什么、户外活动时怎么做、入厕后为什么洗手等,真正地让幼儿在一个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中快乐发展。
合理的常规不应只考虑方便教师控制和管理幼儿,完全由教师来制定。当班集体形成后,教师要带领全体幼儿参与规范的制订和运用。当规范运用中出现问题时,要找到原因,如果是规范本身不合理,就要重新商讨,对规范要求加以修正,以使规范真正行之有效。
2、常规应该是灵活可调的,常规的制定不是为了束缚孩子们,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案例:
班上的一个孩子没在位置上喝水,另一个小朋友就跑来告状说:“老师,他没回位置喝水!”我走过去问那个孩子,他说:“在这喝很方便,一下子就喝完了,为什么非要到座位喝呢?”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霎时想到:是呀,为什么一定要回位置喝呢?第二天,在孩子们喝水前,我这件事情跟大家讲了,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一些小朋友说:“是呀,没什么不好的,我在家也这样的。“有的孩子连忙反对说:“不行,要在那喝的。”我说:“这样吧,既然大家争执不下,那就试试。现在请女孩子去喝水,然后就站在那儿喝。”孩子们来了兴致,有的小朋友接完水就在那喝,几个小朋友回到了座位上,一个小朋友堵在了热水壶那喝,别的孩子在那无法接到水就大喊:“老师,我们没法喝水。”我一直在旁边静静的观察他们,只听见一个孩子说:“看来站着喝水不行,太乱了。”有个孩子就跑过来说:“老师这样没法喝啊,人多一碰就洒了。”等小朋友喝完水后,我问:“你们觉得今天喝水怎么样啊?”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不行,太乱了。”“那你们觉得怎么做才合适呢?”经过讨论,最后小朋友们达成了共识:要是喝水的人多的时候,最好是回到座位上去喝;要是喝水的人不多,可以站在暖水壶附近喝,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好。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提出要求让幼儿照着去做,而很少去考虑合理性。其实,到了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了。可以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一场“讨论会”通过共同讨论,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出真正服务于他们的活动常规,而这也更利于孩子们理解和感受规则的作用,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自觉遵守,
3、树立常规互惠的观念,使幼儿体验常规对自己的意义。
我们通常强调常规的利他性,即以满足别人的利益述求来要求儿童的行为。这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审视儿童的行为问题,也就将常规当做外在要求,带来常规教育中的对儿童主体意识的忽视。当我们将行为常规不是当作儿童意识的体现而只是一种刻意的外在要求时,我们就容易忽视让儿童自主体验常规的公正性与互惠,使儿童认为常规总是有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常规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常规的自觉性。儿童体验不到遵守常规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难免会对常规长生漠视、抵触心理。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常规互惠的观念,使儿童体验常规对自己的意义,建立人际关系互惠关系格局。教师应是儿童相信,常规不只是为别人带来好处,而且还对自己有利。
例如:
分享这一常规使儿童在给予别人的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给予,如果自己不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自己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东西。再如谦让的常规,它使大家都能在顺利做事,否则,儿童则感受到因争执不下耽误了时间而最终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便。又如助人,在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同时的,自己也获得了快乐。一言以蔽之,常规不是单方面“付出”,而是互惠的。儿童可以通过比较自己遵守某一常规前后差异,发现常规给自己带来到变化,还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加入规范性的活动,体验常规对自己有利,从而体验常规的互惠。研究表明,早在学前期,儿童就能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种规范———相互性规范,即要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这种相互性规范就是建立在常规既利他又利己基础上的一种人际间的互惠关系。
4、常规内容的构建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特点
在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建立的幼儿园常规,与孩子更亲近尊重孩子个性,有助于幼儿将常规要求转化为自身愿望的一部分。
案例:
在美术课手工剪纸上,我们教师在指导性格内向的幼儿时,在常规的要求上是注重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在指导外向、调皮的幼儿时,在常规的要求上则注重让他们学会剪刀的安全使用。这样,常规的制定和实行将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使常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又如有的幼儿瘦小,而有的高大,在进餐量上,我们决不统一食量,而让幼儿自由决定饭量;在午睡后,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翻被,而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就要求其叠被子、独立穿脱衣服、有尿就去厕所、渴了就喝水等。这些做法,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除了个体差异,幼儿的认知特点也是关键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听到了,说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这说明孩子是在体验中学习的。
常规对幼儿的行为是有一定限制的,但限制并不是把幼儿管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用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生态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反思常规教育。事实上,每个国家,每所幼儿园,甚至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那种方法会完全适用于任何情况。但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在班上活动中,如果出现混乱,教师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毕竟从成人这方面着手,更容易解决问题,不要轻易怪罪孩子;另外,在设置班级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多花心思,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特点以减少混乱,在许多时候,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