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们班的丁丁小朋友,那可真令人“头疼”。丁丁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这样“神通广大”呢?
镜头一:发点心了,教室里静悄悄地,孩子们都把小脑袋靠在了桌子上。忽然,“啊——”的一声,把我们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丁丁正把嘴巴凑在与他同桌的乐乐耳朵边大叫呢。乐乐吓得连忙捂住了耳朵,脸也埋了起来。
镜头二:晨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玩游戏呢。丁丁来了,他兴高采烈的排在了队伍的后面。可是不一会儿,他就开始不“老实”了,一会儿推推前面的孩子,一会儿又扯扯后面孩子的衣服,队伍一下子就乱了套。孩子们纷纷前来告状,游戏只好暂时停下。
分析:
丁丁其实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画画、识字、算术,样样都难不倒他。他也非常喜欢来幼儿园,每天都是最早的一个,参与游戏也很积极。而且,他还和老师特别亲,经常会摸摸老师的手,有时还把脸蹭在老师的身上。但是,他为何又会有这些令人头疼的举动呢?通过多次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了丁丁之所以如此“异常”的原因。
丁丁是独子,他的爸爸妈妈又一直在乡下工作,虽然离得不远,可是却因为工作忙,难得回家一趟。丁丁从小到大都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老人的观点就是:只要不冻着饿着孩子,让他能健健康康的长大,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反正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老师会教。所以,她们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也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虽然奶奶非常疼他,也非常宠他,可是却很少和丁丁聊天。在出门游玩的时候,奶奶也只是把丁丁放在自行车的后座椅上,让他自己看风景,她只顾在前面骑车。而且,奶奶也很少带丁丁到院子里找小伙伴玩。所以,丁丁从小就不爱说话,有什么需要的时候,他总是推推奶奶。如果奶奶没有及时明白他的意思,他就大叫。他的性格也慢慢地急躁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丁丁从小就缺少父母和同龄人的关爱,所以他非常希望能从老师和小朋友的身上弥补这种情感的缺失。而另一方面,他又缺乏与人正常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只会通过推、扯、大叫等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策略:寻找到原因后,我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一、与家长开诚布公,取得家长支持
我利用晨间接待、电话联系、家访等多种形式,把丁丁在幼儿园的特殊表现以及分析得出的原因如实地反馈给丁丁的家长。通过多次开诚布公的交流,我与丁丁的家长最终达成了共识,并且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营造爱的氛围,架起爱的桥梁
每天早晨,我都对丁丁笑脸相迎,亲切地向他问好。在课间和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也时不时地摸摸他的头,捏捏他的鼻子,给他一个小小的拥抱,让他时刻都能感觉到我对他的关爱。同时,我还引导孩子们互相说“我喜欢你”这一句话,让孩子们看到丁丁的优点和可爱这处,化解平时的不愉快,与丁丁和谐友好地相处。
三、正面鼓励表扬,引导正确交流
教丁丁一些正确的交流方式,明确地告诉他:哪些行为是大家喜欢并且接受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喜欢的。为丁丁提供与同伴合作、探索的机会,并且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不断强化他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
效果:
一段时间以后,丁丁的“怪异”行为减少了许多。他不再大喊大叫了,也不再“侵犯”别人了。当他想与别的孩子说话的时候,他能够试着用语言来交流了。孩子们也对丁丁友好了许多,都乐意与他做朋友了。在游戏的时候,有许多孩子还争着要和丁丁一组呢。
反思:
《纲要》提出: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孩子就像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情况,然后寻根究底,找出原因,再采取恰当的措施。只有这样,一株株幼苗才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