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幼儿园老师在观摩游戏活动时,往往对教师组织幼儿游戏的入和结束环节观摩得比较仔详细,而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则常常看到观摩的老师不是四引处走马观花,就是聚在一起在小声谈论。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意识到游戏观察的重要性,以及缺乏游戏观摩与分析技巧。下面试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就如何当好一位幼儿游戏活动观摩者略谈管见。
一、发现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案例一:
这是中班下学期结构游戏——用花片拼插交通工具。其中有一组是拼插飞机,有一位小男孩分别用红色和黄色的花片拼完机身和尾翼,最后再用黄色的花片拼飞机的机翼。机翼刚拼完后,该小男孩高兴地端起飞机准备放在老师指定的展区。刚走两步就发现刚拼的机翼两边不一样长,他马上回到原位埋头将比较“短”的那边机翼补“长”,就在他差不多完成“补长”工作时,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位同伴指着他的飞机的另一边本来是“比较长的”机翼说,哦,你飞机的这个翅膀太短了,该小男孩二话没说又赶紧将另一边机翼也“加长”一些。可能是凭感觉吧,该男孩拼插一两下,也没有很详细地检查这两次“补长”后的机翼到底一样长否?就心满意足地端起飞机走向展区。其实经过两次的“补长”策略,此时机翼已经有点不堪重负而稍弯了下来,机翼不一样长也就被这有点“弯下来”而掩盖了。
分析:
案例中的小男孩在处理机翼是否一样长的问题时,反映出该小男孩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形:一是可能态度比较马虎,在最后“补长”后也没有再次检查到底“补”得是否一样长?在另一位同伴提醒说飞机的另一边“翅膀”比较短时,他也没有进一步认真落实一下该同伴的意见正确与否,便二话不说马上加以“补长”;二是可能没有掌握判断两边机翼一样长的正确策略。在案例中该小男孩所采用的是凭直观感觉来判断的,但不管是何种原因,作为教师如果在观察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则应加以及时干预。
教师可以尝试作这样的指导:在该小男孩准备送飞机去展区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他看看所拼飞机的两边机翼一样长吗?如果在老师的提醒下,该小男孩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用正确方式解决,则说明他所犯的错误是因马虎所致。如果在老师的提醒下,该小男孩还未能判断出个中错误。则可以判断其错误确实是与其没有掌握正确判断两边机翼一样长的策略有关。如果是后者,则教师应比较敏感地意识地这其中蕴涵着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判断呢?比如可以用自然测量法来“比一比”,也可以用数数的办法进行准确比较。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引导幼儿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使它们变得一样长呢?显然的,除了可以用“补长法”,同样的也可以用“截短法”。案例中所出现的如何判断以及如何使两边机翼一样长的问题,其实就是幼儿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好机会。
二、正确评估幼儿的游戏水平
案例二:
这是小班下学期末结构游戏“用花片拼插乌龟车”,即将两个类似碗状的花篮倒扣在一起,然后在其中一个花篮上拼上乌龟的脖子和头部。该活动的重点是学习镶嵌的办法将两部分连结在一起。从整个活动情况来看,由于难度偏大,班上绝大多数幼儿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拼插,而是做一些以前拼插过的比较简单的作品。在这个活动中,笔者无意中拍摄到一位小女孩为完成老师的要求,整整坚持了近14分钟。在该小女孩进入笔者拍摄视野时,她已经将两个碗状的花篮已拼好,正在完成镶嵌连结工作。该女孩在埋头努力了五次而又未获成功后,第一次抬头瞄一下周围(此时班上的许多小朋友都在玩自己拼好的简单作品),遂将另一部分拆散重新拼得牢固一些,并接着进行第六次努力。在第六次努力做镶嵌连结时,该小女孩曾一度将一端固定好,眼看就接近成功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面对第六次的失败,该小女孩非常沮丧地抬头三次分别看了一下老师、观摩老师和正在拍摄的我,并将拼完的作品拆散改拼相对简单一点的“乌龟车”(即直接在拼好的碗状的花篮上拼插上乌龟的脖子和头部)。拼完后小女孩就去老师那儿要了一条纤维绳子系在“乌龟车”的头上,并提起这“乌龟车”晃悠晃悠地游荡,结果把“乌龟车”的身子晃掉了,最后小女孩手上提的只是剩下“乌龟车”的脖子和头部……
分析:
案例中所描述该小女孩在游戏中的表现,从结构技能的运用和游戏的坚持性两个指标来判断,足以认定该小女孩在游戏中所展现出来的结构游戏水平是较高的。本案例可以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幼儿游戏观察的重要性。如果该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有观察到该小女孩,那么,她不仅应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也肯定会为这位小女孩所展现出来的游戏水平而折服。但遗憾的是,在活动的最后我们所能看到的仅是小女孩手中的那份再简单不过的作品,如果就此来判断该小女孩的游戏水平,则显然的是误判了该小女孩的游戏水平。看来要对幼儿的游戏水平作出较正确的判断,还有赖于教师的细心观察。
除外,笔者认为,在该游戏活动中教师对该小女孩在游戏过程中没有尽到观察与指导的责任,当然要求教师在每一活动中都要观察与指导到每位幼儿,这在客观上是不现实的。但须知在本案例中教师对该幼儿的忽略,这一可能是无心的“忽略”对幼儿的发展是有显著性影响。如果教师在该活动中有观察到该小女孩在完成“乌龟车”的连结工作所出现的困难,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在小女孩在连结“乌龟车”时,教师可以帮助她固定住一部分或一端;或者直接示范部分的连结方法和工作,余者再和幼儿一起完成。那么,对该小女孩来说,其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能顺利地完成自己所主动挑战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建构技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获得极其宝贵的新的建构经验,即该小女孩在建构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上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与飞跃的机会。更为主要的是该小女孩在这次大胆的尝试中所获得的成功喜悦而建立起相应的信心,使其日后敢于迎接更大的挑战。但遗憾的是该小女孩在本活动中所实际获得的不仅在建构技能上没有新的收获,就活动的感受而言却是失败与沮丧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三、捕捉游戏发展的生长点
案例三:
这是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笔者所定点拍摄的是一组小朋友在玩“肯得基”游戏。游戏总共时间为近23分钟,游戏人数最少时是5人。游戏刚开始共有10人参加,其中有四位幼儿头戴肯得基服务员的红色帽子,在简单布置一下游戏场地后(老师有稍作帮忙),幼儿就各就各位忙开了。大部分幼儿在摆弄完玩具后,慢慢地开始进入了有简单游戏情节的环节……游戏玩在到近12分钟时,一个手上抱着布娃娃的小女孩来“肯得基”买东西,该小女孩在“肯得基”逗留了1分钟多一些,便一只手抱着布娃娃,另一只手拿着从“肯得基”买来的“可乐”(一个纸杯和塑料勺子)返回娃娃家。过了3分钟后,该小女孩过来将纸杯还后马上返回……
分析:
案例中所反应的是典型的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即摆弄玩具、对游戏材料感兴趣和有简单游戏情节的出现。就案例来看该组幼儿的游戏角色和游戏的伙伴较为稳定,应该说该小组幼儿游戏发展是属于较高水平的,这除了与该班教师平时重视游戏过程的指导外,从现场观察来看,所投放材料的逼真性,特别是所提供的与现实生活中极为相似的“肯得基”服务生的帽子,这无疑对小班幼儿游戏角色的强化是有很大的相关。
本案例中笔者想探讨的是,在看似平静的游戏中出现的一个亮点,即在游戏进行到第12分钟左右,那个手上抱着布娃娃的小女孩的出现,尽管她的出现仅有1分钟,但相对于整个近23分钟的游戏来说,这1分钟可以说是整个游戏中最精彩的瞬间。这一精彩瞬间其实就是“肯得基”游戏发展的一个颇具有挑战性的生长点。如果我是该班教师,我捕捉到这这一亮点,那我在游戏经验分享时,肯定会将这一亮点在全班上放大,让小朋友知道以后玩“肯得基”游戏时还可以发展出这样的情节——送餐服务。当然这一情节的演绎或许对小班幼儿来讲是蛮有挑战的,但相信这一建基于幼儿游戏经验基础上的挑战是可能实现的,即使无法实现,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具备捕捉亮点,并努力将亮点放大的意识。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游戏发展的生长点,往往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展露出来的亮点,或者说是游戏的精彩部分。而精彩的捕捉却往往又是需要耐心的等待,精彩蕴于耐心的等待之中。
四、了解幼儿的经验,考量教学效果
案例四:
这是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玩具店”,教师在玩具店的旁边放置了一个纸盒,纸盒里投放了一些数目不等的圆点卡片,以供幼儿将之当作游戏中的钞票来使用。这样小朋友来“玩具店”买玩具时就必须先自己去取钱,然后再用圆点卡当钱来买玩具,卡上有几个圆点就可以买几个玩具。营业员点数一下卡上的圆点数量,再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给顾客……
分析:
案例中所描述的游戏情景说明了幼儿已能将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加以尝试运用。幼儿在游戏中能顺利地完成这一买卖的活动,反映出该小组幼儿已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相关的数学知识,至少说明他们在“圆点”与“实物”之间在数量关系上能建立较准确的对应关系。当然,从圆点卡片的投放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该教师是独具匠心的,即借一“圆点卡”有效地嫁接起“游戏”与“教学”的内在联系,游戏既是幼儿复习巩固、或是灵活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考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由此可推知,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所发现幼儿在某方面发展上的不足、或是经验上的欠缺,是与教师的教育成效是密切相关的,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有效地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实施落实。比如,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懂得运用礼貌语言、或有效的交往方式与他人交往,这从某种程度上至少说明了教师平时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在此方面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五、捕捉幼儿的兴趣,生成相应的课程活动
案例五:
这是大班角色游戏“小吃店”, 小吃店里设有经理一位,服务员三位,其他小朋友则扮演客人,有的在小吃店点菜、有的在品尝店里的各种小吃、也有的则在聊天说笑着……游戏开展得有些时候,这时来一位手里拿着一把纸扇的小朋友,边神气地摇着扇子边喊着“我要吃一碗×××”。而此时,小吃店里的小朋友的目光都被这把纸扇吸引住了,纷纷围了过来争着向这位小朋友借扇子看一看,到底这把纸扇是啥样的?扇子上画的是什么画,小吃店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老师走了过来瞄了一下,很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研究起这扇子……在游戏结束时,老师特地请该小朋友上来介绍他的这把扇子的来历,同时老师也告诉了小朋友说,这把扇子漂亮的画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下次活动老师准备请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一画画的新本领。据了解后来该老师真的就此生成了一节很成功的吹画的美术活动。
分析:
这是一个从游戏中生成课程活动的典型案例。案例中的老师对幼儿在游戏所出现的“非游戏行为”(小朋友围在一起“探讨”起这把纸扇),不是简单地加以制止或是采用其他巧妙的转移方法,这至少说明该教师在处理幼儿“非游戏行为”上还是比较慎重的。该教师在“瞄了一下”就耐心地蹲下来与幼儿一起“探究”。教师基于“瞄了一下”就和幼儿一起探究,说明教师对当时幼儿的这一关注点的课程价值作了比较准确的判断,是有较强的课程意识。而在游戏结束环节将这一“意外事件”展示出来,此举,一是表明教师对幼儿兴趣点的支持,二是可以激起其他幼儿的共同关注,并让已有关注的幼儿增进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后来据了解随后开展的吹画活动取得很成功,这应是属于意料之中。因为对幼儿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此案例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游戏与课程至少存在着这样的一层关系,即游戏可以作为课程活动生发的一个途径。
以上所略举的五个案例都是以游戏观摩者的视角来阐述,如果你是本班教师,细心的你就有可能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常有“惊人之举”,比如:平时难得能有几分钟安静的幼儿,在游戏中却能安静地坚持很长时间;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在游戏中却能与同伴眉飞色舞地侃侃而谈……这些在游戏中才展露出来的难得的水平,其实就是幼儿潜在的真实水平或是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上述的案例与分析,旨在让老师认识到游戏观察的重要性,唤起老师对游戏观察的兴趣。虽然要对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作较准确的解读,在客观上是有不少的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这方面的专业努力。如果老师在平时的游戏观摩中,都能有意识地去做好专业的自我训练,即我在看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我可能看懂了什么?如果我是该班老师我该做些什么以及可能会产生何种效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每天训练一小步,相信日积月累终会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