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透过2案例看批评幼儿的技巧

镜头一:

    小王老师抓住了正在桌子上乱画的 小明,批评他说:“老师讲了多少次了,不能在桌上 乱涂乱画,你这样做对不对?”“不对。”“你自己说, 该怎么办?”小明不知所措。“老师,让他用自己的 衣服擦干净。”有孩子大叫起来。小明听了,急得眼 泪都流下来了,护着衣服直往后退。小王老师见状 说:“老师今天就原谅小明了,以后再不能乱画了,大家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小朋友齐声回答:小明也松了一口气,护着衣服的手也放下了:过了没几天.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镜头二:

    同样的事.小李老师的班里也发生了。小李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小猪找朋友》。讲完后小李老师问:“大家锐说,小狗、小猫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做朋友?”“因为小猪在小狗、小猫家门口乱画。”“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有没有乱涂乱画的东西。”小朋友在墙上、桌椅上找到了乱涂乱画的痕迹。“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些脏东西去掉。”“用毛巾擦。”“用洗洁精。”小李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块小抹布.蘸上洗洁精。小朋友发现只有瓷砖上能擦干净,其他地方都不行,就找老师想办法。“这些痕迹擦不干净了。只能用油漆和涂料重新粉刷了。可是油漆和涂料有毒,只能等放假的时候再刷。整洁干净的活动室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和游戏的地方,大家都要爱护它。以后,小朋友想画画,请到老师这里来拿纸,画在纸上,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好不好?”小朋友听了,纷纷表示再也不乱画了.而且还真的做到了。

    从这两个镜头来看。同样是批评,但后者较前者更富有人性化,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后者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小李老师懂得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中教师的态度

    1、尊重幼儿。幼儿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尊重其想法,了解事实情况,不能想当然地批评幼儿。教师在提出教育要求时,应以尊重的方式进行,包括尊重幼儿的经验、个性、行为习惯等。

    2、客观公正。教师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带偏见地进行教育,既要看到幼儿的缺点,又要看到其长处,依据实际情况作出评价,避免受“晕轮效应”(一个人的突出特征像耀眼的光环.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由此确定了对其的整体评价。而个体的其他特征却相对模糊并被忽视)的不良影响。

    3、上下一致。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时间。但如果他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表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表并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达成共识,协调一致,用统一的目标指导和要求幼儿。

    4、先扬后抑。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优点,学会欣赏幼儿.善于从小事中甚至是错事中发现其优点。例如,某某小朋友在图书角看书时经常大声吵嚷.影响其他人;但在一次绘画活动中表现良好.教师就可抓住时机。说:“某某小朋友画得真棒.我相信他在图书角也会像画画时表现得一样棒,不会打扰别人。”

    5、就事论事。批评幼儿要以他当前犯的错误为内容,就事论事,不可以偏概全,否定幼儿的一切。幼儿偶尔犯错误,不是不可宽恕的,教育者切忌用有色眼镜看幼儿,给幼儿贴上“标签”。

    二、批评中方法的采取

    1、想一想。他为什么出错?我批评他什么?我希望他哪一点能改善?他心里想什么?
    2、缓一缓。教师在情绪不稳定时不宜批评幼儿,以免使幼儿产生“老师心情不好,拿我出气”的错误想法。同样,幼儿情绪特别激动时也不宜进行批评,而应进行“冷处理”,待其冷静下来,心平气和时进行。

    3、避一避。批评幼儿应避免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或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但对集体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教师不可置之不理,应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到集体教育活动的开展。

    4、笑一笑。对幼儿进行批评,教师应语气委婉、态度温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到错误,以期改进。
    5、议一议。教师应创设教育情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及时让幼儿讨论,使幼儿在讨论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教育目的。
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http://www.baby-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