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连续紧急动作让市场有点感到竟外。在央行紧急叫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业务之后,又叫停第三方支付通道、限制支付额度。 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互联网金融。而后互联网企业也快速反应,先是腾讯称财付通不是第三方支付通道,接着阿里巴巴支付宝发声明:余额宝不会1年限购1万元。
从央行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已说明,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动的已不止是银行的奶酪,而是央行。那动了什么“奶酪”让央妈发火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已有再造一个新银行业,一个新金融体系的迹象。不,应该说是直接的行动来表明,就是要再造一个新金融体系。
而在这个新金融体系中,央妈却还来不及适应和反应,就已发现互联网发展速度远超央妈的底线和预期。那就是吸储。
央妈为什么最近行动这么迅速和果断?因为互联网金融触动了它的低线---吸储。开始自己吸储了。从刚开始的卖理财产品,现在开始自己造理财产品,而这个过程却跟银行的运行模式有着非常相似之处,甚至超越银行。
银行最基础的模式就是吸储。先吸收百姓存款,给百姓点小利,再反存款放贷出去,赚利差。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呢?先发产品来吸存款,给百姓比银行更高的利率来提高吸引力,再投出去赚管理费,当然,如央妈再不管,就可以自己把吸收为的钱自己投出去,做自己觉得能赚钱的东西。直接越级主导存款走向。
而银行在运行过程受到央妈的监管,而互联网金融,现在没人管,只是说说,连法规也是模糊不清。可以说在监管者都还分不清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他们已经快长大成人了。这后果得有多大?就如人,小的时候可以管,长大了想管?不打起来算好了。所以这次央妈急了,在没搞清楚之前,与其去看它们快速长大,不如在长大这前管理一下,控制一下,这样等长大了,还可以管得住,不会打架。在此不是说央妈管不住,管是管得住的,只是在小的时候管,反抗不大,伤的不大。等到长大了再管,打起来那后果,伤的可就大了。
今日业内消息人士称,2014年3月17日下午,央行条法司在京秘密召集腾讯、阿里、百度、宜信等涉水金融的互联网公司举行会议,讨论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接下来的几天,央行仍将展开不同群体的密集讨论。金融咖独家了解到,针对几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央行可能首次出手立规,可能的规范化要求包括:
1)P2P业务:只能提供信息服务,资金不能做杠杆,不能吸收存款;
2)支付业务:不能跨行清算,不能吸储,不能为客户融资;
3)众筹业务:不能提供担保,不能吸储;
4)网上代销金融产品:不能承诺收益,不得久期错配,必须有流动性保证。
这些制度一旦出台,将对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形成极大的规范和约束,但同时,也可能会大大压缩市场对互联网公司涉水金融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甚至可能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他们的估值,比如股价回落的腾讯,比如即将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
但笔者认为,这些是挡不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这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只能疏不能堵。越堵伤得越深。所以这些限制只是暂时性的,央妈紧急叫停,只是给银行和央行自己、互联网金融等其涉及的机构一个整合时间,不能让一方把其它各方给颠覆掉。需要一个平衡,让市场稳定。所以笔者认为,现在央妈紧急叫停,引发互联网概念股的调整其实是给出一个新机会,而不是终结机会。现在央妈叫停,只待各方磨合好后,就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现在等者死,变者生,想靠央妈保护,早晚被市场淘汰,银行等等金融机构应该快速和珍惜央妈这次给他们调整和喘气机会,快速转型和跟进、整合互联网金融。转型和升级迎接新金融体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