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由于年龄小,身体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自身的抵抗力低,易感染各种 疾病。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一旦有幼儿染上 传染病,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一旦疫情爆发,将严重威胁幼儿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加强和完善幼儿园 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所以,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必 须了解一些有关传染病的知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应对传染病的紧急措施与护理技能,当发现幼儿患某种传染病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避免传染病的传 播。幼儿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制订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
幼儿园应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 制度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 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 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传染病防控措施
(1)幼儿园要严格落实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及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做好相 关记录。做到把好“三关”:把好晨、午、晚检关;把好入园关;把好消毒、隔离、检疫 关。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自查。
(2)寄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日托园有条件的应设隔离室,无条件的可在保健 室设隔离床,隔离床作为对可疑传染病儿临时隔离观察时使用。临时隔离室内环 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内爆发和续发。
(3)发生传染病期间,幼儿园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 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检疫观察,检疫观察期 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混班、不串班(检疫班要有标志),检疫期间不办理入 托和转园手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4)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 园。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人园。
(5)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与处理。
(三)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方法
(1)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做好托幼机构儿童计划内免疫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2)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做好幼儿出勤记录,对缺勤幼 儿进行缺勤追踪登记和因病缺勤记录工作,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 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疫情报告人。园疫情报 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査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 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 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暂时停止大型体育、文化等活动。必要时报请上 级主管部门批准停课。
(5)工作人员家中及儿童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以便采取必要 的检疫措施,离开班级观察两周,两周后体检合格后才可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