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话语权的充分享有和运用,是师幼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也是幼儿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然而,实践表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幼儿应有的话语权,导致师幼互动质量明显下降。那么,幼儿教师如何解决幼儿话语权被剥夺的现象呢?
教师剥夺幼儿话语权的内在动因
学习活动中幼儿话语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具有与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权利,对各种形式学习活动的理解、质疑的权利,以及对教师权威可挑战和解构权利等。然而,实践表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幼儿的话语权,导致师幼互动的质量明显下降。笔者观察记录了大量的话语剥夺现象,分析了教师剥夺幼儿话语权的不同动因。
动因一:维护活动纪律
案例1:活动刚开始,教师问幼儿:“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才能预防近视呢?”教师刚问完,下面的幼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幼儿都举起小手,看着教师,希望教师能叫到他们回答。可是,教师很生气的看着幼儿,让幼儿把手都放下,不要回答,把嘴巴闭紧,不准讲话。
案例分析:此次活动中,教师之所以让幼儿“把嘴巴闭紧,不准讲话”,是因为她认为幼儿在没有得到教师许可的前提下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违反了课堂纪律,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虽然后来幼儿举手要求回答,但教师拒绝了,没有给幼儿机会。教师想以此作为惩罚,告诫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遵守纪律是前提。在该教师看来,自由与纪律师相互对立的,给幼儿自由就意味着让幼儿没有纪律。
动因二:维护自身权威
案例2:教师在黑板上给幼儿示范画“春天”的图画。教师问幼儿,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大多数幼儿都说是蓝色的,由此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拿蓝色的水彩笔画。这时,一个叫张勇智的小男孩走到教师面前说:“老师,也可以是灰色的,当要下雨之前;或者是黑色的,当夜晚的……”还没等他说完,教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生气的说:“可是,老师觉得蓝色的天空最好看。”张勇智愣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很不高兴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案例分析:活动结束之后,该教师在与笔者交谈时说,她觉得张勇智挺聪明的,说的很有道理。但在当时,她觉得幼儿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在该教师看来,教师是幼儿心中绝对的权威,幼儿必须无条件的尊重教师的这种权威。
在幼儿园中,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教师权威有益于帮助幼儿建立起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秩序;其次,教师权威可以确保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效率。但这种权威必须有限度,不能泛滥,不能演变成教师对幼儿的高控制。在该案例中,教师剥夺幼儿话语权的行为则表现了教师对幼儿的高控制,不给幼儿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教师的这种行为不但不会维护自身的权威,相反还会消解自己在幼儿心中的权威,因为对于幼儿提出的疑惑,教师并未给幼儿一个可以信服的答案,而是采用一种强制的方式限制幼儿质疑,剥夺幼儿的权利。
动因三:错位的教学模式
案例3: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青蛙的成长过程,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个活动应该是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流,自由探讨,然后各自发表见解。但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给幼儿任何的话语权,课堂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从开始讲到最后。活动刚开始时,幼儿还比较感兴趣,可是到后来,幼儿全都呈现松懈状态,就坐在那里等着教师讲,因为他们即使想讲也没有机会。
案例分析:由本次活动,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采用了“独白”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幼儿没有自由言说的机会,也就根本无法获得话语权。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师幼互动质量明显下降。
在该案例中,其实就学习活动的内容而言,教师与幼儿之间有充足的对话空间,二者可以在对话中,共同探索青蛙的成长过程。而该教师采用的“独白”模式,完全剥夺了幼儿的话语权,使幼儿没有机会说,只能从头至尾听教师一人讲解,幼儿完全变成了听课的“容器”。
动因四:偏颇的教育态度
案例4:在“只要妈妈露笑脸”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当妈妈出差时,宝宝想她了,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下面的幼儿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看着下面的幼儿很积极,非常高兴,请了大多数的幼儿回答。这时候,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小男孩哭了。我当时很纳闷,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我听见教师很生气地说:“你哭了,我也不会叫你起来回答,谁让你平时表现不好的。”小男孩很委屈的低下了头,哭得更伤心了。
案例分析:该案例中,教师判定需不需要给幼儿话语权的标准是看幼儿平时的表现。表现好的幼儿,教师就多给一些机会;表现不好的幼儿,教师就少给或者干脆不给幼儿机会,剥夺幼儿的话语权。该教师没有把幼儿放在同一平等的地位,而是带着一种差异的眼光来看待幼儿。
动因五:职业倦怠的迁延
案例5:教师在给幼儿介绍如何保护牙齿。这时候,一个小男孩举手问教师,“老师,为什么牙齿里会有虫呢?牙齿里的虫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虫一样呢?”教师听完不耐烦的说:“我在讲如何保护牙齿,我讲了牙齿里有虫吗?怎么那么多问题呢,别再问了,嘴巴闭上,烦死了。”小男孩听后,很无奈的坐了下来,他很疑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教师为什么生气。
案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她剥夺幼儿发问的权利是因为她觉得幼儿问问题很烦,所以她不愿意理睬幼儿,该教师充满了职业倦怠。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告诉笔者,她认为这些幼儿整天很烦人,长此以往,使她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倦怠。
其实并不是如这位教师所说,是幼儿导致了她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根源在教师自身,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幼儿身上。在活动中,该教师并没有很好的思索幼儿问的问题,其实幼儿的这两个问题是需要经过深刻思考后才能问出来的,而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相信在当时教师也不能用很准确的答案来回答幼儿,需要在活动结束后查阅一些资料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那么,应该说,幼儿的这一发问也提供给教师一次学习的机会,教师应该感受到一种职业幸福。因为在幼儿得到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幼儿话语权剥夺现象的解决策略
针对教师剥夺幼儿话语权的现象,笔者在分析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使学习活动能够更加顺畅有效地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纪律观
过去,我们认为所谓的让幼儿守纪律就是培养一套军事化的常规,例如,在学习活动中不让幼儿讲话,似乎这就是纪律。我们总是认为自由与纪律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而在蒙台梭利看来“纪律必须来自自由”,她认为“当一个人是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可称他是守纪律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它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而不是采用强迫手段所培养的外在纪律。对于幼儿而言,真正的纪律,不是靠训斥、惩罚(不准讲话)等手段训练出来的,而是幼儿由于活动的需要,建立在积极、主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活动中理解纪律,从而在内心深处接受、并逐步内化为集体规则,养成内在纪律。
此外,在案例1中,教师用剥夺幼儿话语权(不准讲话)来惩罚幼儿,帮助幼儿建立纪律观的做法并不可取。虽然在这种惩罚下幼儿没有继续讲话,看似维护了活动纪律。但此刻幼儿的这一乖巧行为只是出于害怕,怕被教师惩罚,并不是真正的将纪律内化。要想真正的帮助幼儿建立纪律观,教师必须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不可以七嘴八舌议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将纪律内化。
(二)以适宜的方式树立适度的权威
教师权威在幼儿园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这种权威必须有限度,不能泛滥,不能演变成教师对幼儿的高控制。教师权威能否顺利实施,更多的取决于教师积极情感的渗透,如果教师与幼儿之间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那么教师权威会受到很好的作用。相反,教师权威在缺少与幼儿感情交流的基础上让幼儿无条件的绝对服从,那么幼儿会产生反叛心理,教师权威也只能在当时起到一些表面的效果,无法对幼儿起到真正的影响。
(三)建立师幼之间的对话关系
理想的师幼关系是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幼儿拥有自由言说的权利,能在平等的言说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够与教师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分享意义,共同提高。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对话关系。教师不是幼儿的控制者,而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是幼儿对话的重要伙伴;同时,幼儿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幼儿在对话中逐步形成了理解、沟通、互信、尊重,并且二者在对话中传递了信息、开启了思想、激发了情感、提升了智慧。
(四)避免职业倦怠,追求职业幸福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有时幼儿的态度、语言、行为反应会引起教师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情绪而影响自己的心情,从而消极地对待工作。长此以往,教师便认为是幼儿的这些消极情绪导致了自己对工作的倦怠,因此把责任都推到幼儿身上。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职业倦怠的根源在自身,幼儿的消极情绪能否影响教师,关键还在于教师对这些消极情绪所采取的态度。如果教师能够积极的面对幼儿的这些消极情绪,帮助幼儿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那么教师就不会产生职业倦怠。相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增加,会因此而感受到一种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