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1岁内已完成了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1岁后根据疫苗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进行疫苗的加强接种,以巩固疫苗的效果。
在此之前,小儿应当对百白破混合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进行依次加强接种。如果小儿错过这次时机没能进行加强接种的话,应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补种。
在小儿4岁时应当进行脊髓灰质炎混合疫苗、麻疹疫苗的加强接种。5岁时要对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再加强接种一次。6岁时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进行第2次的加强接种。卡介苗的加强接种是在小儿7岁时进行。另外,7岁时还要接种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必须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按时进行接种,否则在小儿体内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以抵御传染病的发生。
体质差儿童接种前应先体检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每年的四五月份正是春暖花开之际,随着气温回升,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导致麻疹、水痘等各类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而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
■接种程序别随意更改
生活中经常有家长认为,所有的疫苗接种差不多,偶尔少一针或接种日期擅自变动一下也没什么,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医生指出,免疫程序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疫苗免疫原性、疫苗本身的特性、产生理想的抗体水平所需要的针次与间隔,以及疫苗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免疫持久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因此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程序,按程序接种才能使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若遇到特殊情况应向医生说明,由医生给予安排,这样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接种效果。
■接种前不妨先做检查
接种后,极个别儿童会出现高热(>38.5℃)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这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以及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等,这对于避免不良反应极为重要。
此外,由于近期天气原因,儿童患感冒的几率较大,所以,一些平时体弱多病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不妨做个检查,如果身体状况不佳,最好不要注射疫苗。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
接种疫苗后应让儿童多休息,多饮开水,并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以防感染。接种疫苗后,不要着急走,应在预防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
对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
接种疫苗有禁忌
1、接种部位有皮炎、牛皮癣、严重湿疹者不宜接种,须痊愈后接种;
2、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脑发育不全、脑膜炎后遗症者;
3、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4、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淋巴结肿大者;
5、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性结核病者;
6、使用免疫球蛋白者,1个月内避免接种活疫苗;
7、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脊灰疫苗;
8、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