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小班社会活动反思:鸡公车

   “小朋友,你们见过只有一个轮子的车子吗?”

   “这一个轮子的车子样子有点怪怪的,有点像什么?”

   “你觉得这辆车像只大公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伴随着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我和孩子们一起愉快地走进了“鸡公车”这个活动中,开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探宝经历。
  
    说实话,“鸡公车”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当我看到这个活动名称时,我也纳闷了一阵,鸡公车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我在活动之前,上网查阅了相关的知识。原来“鸡公车”是我国古人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平原乡村的小路上,人们常常会推着鸡公车运货物,或是送妇女带孩子走亲戚,回娘家。因为鸡公车的外形像只大公鸡,而且行进时木轮发出的声音也像公鸡叫,所以,人们也叫它为“鸡公车”。可以说,“鸡公车”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支瑰宝。

    当我对“鸡公车”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就开始构思设计活动的流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也和当初的我一样不了解“鸡公车”,但是随着活动的推进,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被这有传奇色彩的“鸡公车”所吸引,并逐渐地走近“鸡公车”,感悟“鸡公车”的内涵,从而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有的精神!

    在这个活动中,我的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清晰的活动流程。

    在设计活动时,我就考虑了很多,并果断地设计出简单而清晰的活动流程。从“理解鸡公车——感受鸡公车的独特之处——体验模仿鸡公车游戏的快乐”三大方面加以实施。就这样,在清晰的流程中,我与孩子们一步步感悟鸡公车,也将活动的重、难点逐一击破。

    二、巧妙的电教手段。

    巧妙的电教手段是活动的推力器,在这个活动中,我将网上搜索的一些鸡公车的资料、图片有效地组合通过自制幻灯片的播放,有效地利用了幻灯片,帮助幼儿提升了相关鸡公车的经验,也促使孩子的无意行为转化为有意行为,发挥了提醒、暗示的有效作用。

    三、灵活的相互比较。

    俗话说:“有对比才有鉴别”。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形象性,他们认识事物也是直观的。鸡公车他们而言,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认识鸡公车——一个新生、陌生的面孔呢?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与之对比,孩子们通过把鸡公车与他们熟悉的自行车、汽车想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轻松地发现了鸡公车的特点和与众不同之处。在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也显得更主动了!

    透过这个活动,我感到虽然有的课题我们并不熟悉,但通过钻研教材,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效果也是不错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师幼是共同学习的,共同成长的!(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