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夏季热最常见的症状,其高烧型态多呈现规律性。体温每天从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续、午后渐退、傍晚最低,入夜后又开始升高,每日体温呈规则变化,一直持续到夏季结束为止。期间除了发热及些许食欲不振、哭闹等反应外,少有其它不适症状。此症状常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尤其是小于1岁的宝宝。对于夏季热的治疗,基本上不需借助药物,退烧药仅是以备不时之需。若孩子高烧病确定是夏季热,最简易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吹冷气”。把室内温度调至合宜,即可有效解除小儿夏季发热症状。
要诊断为夏季热之前,一定要请医师检查,排除其它各种可能引起宝宝发烧的病理性原因,如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恶性肿瘤、自体免疫疾病等。若单从体温的表现形式就诊断宝宝是夏季热,并不恰当。
表情、活动力、相伴症状为评估发烧三指标
面对还不懂得表达身体不舒服的小Baby,是不是让初为人父母的您手忙脚乱呢?医师建议,新手爸妈除了透过体温量测,了解孩子是否生病;还可以透过观察小宝贝的表情、活动力及身上其它病征,在就医前,先掌握孩子的病情发展,辅助医师下达正确病情判断。
表情与病容:
父母可从婴儿脸上的表情变化,判断宝宝是否因为疾病造成身体不适。当爸比妈咪看到小宝贝脸上喜悦、好奇、贪玩的表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小脸泛红、痛苦、无精打采的面容,就要当心孩子可能生病了。
活动力:
若小孩出现玩耍量递减、专注力不足、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等现象,整体精力表现明显不若以往;或对所处环境出现不耐、不感兴趣,或嗜睡等症状时,父母除了可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还要将宝贝的行为表现合并列入观察,注意是否可能因疾病因素,导致孩子活动力不佳。
身体病征:
专家表示,若孩子在发烧的当下,同时合并出现如流鼻涕、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和感冒或肠胃炎有关。而陈玉梅更提醒,妈妈若注意到孩子尿布有不正常的尿骚味,或是尿液颜色异于平常,则要警觉孩子发高烧,可能与泌尿道感染有关;另外,父母还可观察小朋友的皮肤是否有起疹子,或是颈部淋巴结是否出现肿胀等。若在发烧当下,同时合并上述症状,父母须视症状严重程度,适时就医寻求协助。
医生表示,婴幼儿的体温变化幅度大,引起发烧原因有很多,可区分成疾病因素与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细菌、病毒感染:
因疾病所引发的小儿发烧现象,多半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医师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肠胃炎、脑膜炎等疾病,多会伴随发烧症状。
癌症、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
癌症、肿瘤或自体免疫性疾病,也会释放出一些细胞激素,使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原先设定,因此也会有不明的发烧症状出现。
泌尿道感染:
除了上述小儿常见疾病会引起发烧,护理师指出,若新手爸妈为小宝宝的肛门清理不当,或是没勤换尿布,也容易造成小儿泌尿道感染,引发高烧。她说:“像是男宝宝的包皮较紧,女宝宝的尿道较短,尿道离肛门口又近,爸妈若未仔细清洁,就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
专家也表示,对新生儿来说,当出现症状不明的高烧时,验尿检查是必要手续。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状,除了发烧,还会有尿频、尿急、小便痛与小便失禁等现象。相对于较大孩子能表达除了发烧以外的不适感受;小小孩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病情误判,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败血症。陈玉梅还指出,幼儿的发烧筛检,除了会透过验尿程序来检测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般大型医疗院所,对于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处理流程,医生会依病况进行血液、粪便,甚至抽取少量脊髓液做检验,以排除其它感染的可能性。
非疾病因素
专家指出,由于新生儿脑部下视丘功能发展还不完整;加上宝宝身体体积小,相对体表面积大;且汗腺不发达,散热机制较差,“一般幼儿的体温,多会比大人稍高个0.3~0.5℃。”而有哪些“非病理性因素”会引发小儿高烧,根据医师说法,可归纳出下列原因:
环境因素:
举凡室内通风不良,或是爸比妈咪帮小宝宝穿太多衣服,盖太厚棉被等,都易让小宝贝因为身体体温无法外散,造成“假性发烧”现象。另外,宝宝刚吃完热食或牛奶,也会因血液循环快而有体温过高现象;而宝宝刚洗完澡后,因水会吸热,此时体温会稍微偏低。
剧烈运动:
当小孩子在情绪激动、哭闹,或从事剧烈运动的当下及其后:也会出现暂时性体温升高现象。正常的孩子,多半在活动中止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体温即可回复正常。
脑部受伤或长瘤:
脑部功能受损,有可能伤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如此容易造成体温升降调控失衡,易使体温产生剧烈起伏。
特殊药物的副作用:
如小儿接受预防针注射,也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疫苗特性,引起发烧等副作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