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小猴和小熊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都爱音乐,更爱音乐游戏,因为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能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然结果。

    孩子们听说要玩音乐游戏,总高兴得拍手欢叫,因为他们可以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在音乐的指引下活泼地做游戏。《小猴和小熊》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来的乐曲。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猴动作,使幼儿反复感受音乐旋律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新《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制定如下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扁各种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小动物是幼儿亲密和感兴趣的,因此,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分辨小猴和小熊良种不同情趣的音乐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我作了如下准备: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三、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感受体验法和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我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猴子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注重教学过程,发挥师生双向的互动作用,教学中尽量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用游戏“开火车“的形式自然导入,在游戏情景之中,用森林背景图和启发式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发挥想象,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这一环节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猴子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

    这一环节可以使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增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打熊,这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