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幼儿工作曲线在蒙氏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在蒙氏教学中,教师对幼儿进行的大量观察记录是对儿童在工作中各项行为的记录,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花了教师无数心血的大量数据,使教师能够用数据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一直是蒙氏教师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之一。幼儿工作曲线是将观察记录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既可用于反映单个孩子的行为表现,也可反映一个群体儿童行为发展的状态,通过对这类曲线的仔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达到蒙氏教育所倡导的“工作完善人性”的理念。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如何利用幼儿工作曲线指导蒙氏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幼儿园各级管理者对教学工作进行宏观把握、微观调整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工作曲线     蒙氏教学     指导作用
蒙台梭利博士强调:“不能无视儿童的心理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而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因此她又提到:“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之道的老师,才更懂得用比强迫压制更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入正轨,毫无疑问,这有赖与随时的观察以及持续的付出努力”。新的学期开始以来,我们在幼儿个人工作中,不仅对个人工作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并把儿童在工作周期内自由状态下呈现出的心理秩序用工作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发现通过绘制工作曲线,能够统整零散的观察记录,更直观地看到孩子的发展趋向,对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把握总体教学方向上有比较好的指导作用
一、幼儿工作曲线的分类

    幼儿工作曲线是将儿童一个工作周期中,在自由状态下所呈现出的心理秩序,即心理真象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儿童的心理秩序。
(一)理想状态下的幼儿工作曲线
下图是理想状态下的幼儿工作曲线,儿童在工作中,随着使用工作材料的不同,其心理的专注力不会因为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大的变化,心理秩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均衡性,这类曲线反映的是具有正常化心理秩序儿童的发展状况,工作的效率最高。

(二)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的幼儿工作曲线
1、混乱型儿童的工作曲线


    此类儿童对事物缺乏热情,心理秩序极不稳定,但在教师的陪同下会有短暂的稳定。体现为情感匮乏,总是想妈妈、爸爸,拉着老师不放手,需要老师不断的安慰,做事情需要老师陪同。
2、无秩序儿童的工作曲线


    这通常是没有得到关注的儿童和新入园儿童的工作曲线,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心理秩序围绕安静线上下波动。
以某儿童工作状态为例:不进行安静活动,选择了一项日常区“夹”的工作,随后就去打扰他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选择了数学纸上作业的工作,但很快又被其他幼儿的工作吸引,随后跑出教师。
3、趋向秩序化的儿童曲线


    这通常表现在情感获得充足爱与自由的孩子身上,心理秩序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稳定程度会发生变化,受到打扰或干扰他人时脱离了安静线。表现为,在进行团体工作后,个人工作中表现出友善的行为,如主动去帮助别人、与别人共同分享,随后进行简短的工作后,会出现干扰他人的行为,再选择一日常区的工作,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互相协作,工作中表现出友善、热情、有礼貌,随后又会有一小段受他人影响的时间后,会出现选择一些他自身能驾驭的工作。
4、有秩序儿童的工作曲线


此类儿童心理秩序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程度会发生变化,但不会离开安静区。具体表现为不频繁换工作,选择的工作会逐项深入,中间会出现一段假性疲劳期。例如,下面是对一位符合有秩序儿童曲线的孩子行为描述:她先进行了寂静游戏或走线后,选择了日常区的衣饰框工作,随后选择了数学区分数小人的工作,接着又去了日常区进行倒水,这时是幼儿的一段假性疲劳期,时间大概5分钟左右,又去选择了阅读(大约30分钟之久),此时她的工作到了顶峰时期。
 
5、自闭症儿童的工作曲线


此类儿童出现安静是缺乏活力和热情,是沉寂、死寂状态,但仍会对某一项事物感兴趣,发展处于极不平衡状态。此类儿童的工作曲线在此仅做一介绍。
 
二、一个实际班级的幼儿工作曲线分布
2007年初,开始尝试利用幼儿工作曲线辅助教学活动的课程设计,首先经过细致全面的观察,绘制出每个孩子的工作曲线,其中,以蒙中班(30人)的曲线为例,具有不同秩序行为孩子的分布状态如下表:
混乱型 无秩序   趋向秩序型  有秩序  自闭症型
10%     35%  36%   19%   0%
    根据曲线反映出的问题,特别注意到各曲线拐点处是孩子工作行为的转换过程,如何使曲线的变化变得更平缓,即将孩子的总体工作曲线向理想曲线变化,达到使更多孩子具有秩序化行为的目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蒙中班孩子的工作曲线发生了改变,一学期后具有不同秩序行为孩子的分布状态如下表:
混乱型 无秩序  趋向秩序型 有秩序 自闭症型
2% 21%   51%  26% 0%
下图是蒙中班儿童期初和期末工作曲线变化示意图:


三、实例分析
(一)、实例中的工作曲线反映出此班的无秩序和混乱型儿童的比例较高,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及时地调整到对这类孩子的行为引导上。
      在蒙氏教育中,主要通过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来逐步调适孩子的粗心、浮躁等不良心理倾向。蒙台梭利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秩序性发展,而且蒙台梭利教育认为在秩序感的建立中,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幼儿内心的秩序感。为了培养孩子外在的秩序感,首先在环境中物品材料的准备与放置要充分考虑秩序性,工作材料应该适应孩子生长发育的内在秩序。日常生活区的工作是孩子所有工作的基础,教师在为孩子准备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时应考虑到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出发,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感官、数学、语文以及科学文化的延伸准备。工作材料的放置遵循由易到难,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有序、整洁、美观的原则。蒙台梭利教室里的家具、物品、工作材料以及衣物等尽量保持在固定位置,为了让幼儿养成物品从何处拿用完后要放回原处的习惯,教师在放置工作材料的教具柜上贴有不同的标记,便于孩子根据标记将物品放回原处。教师不随意改变各种教具物品的摆放位置,以免扰乱孩子逐渐建立的物品放置秩序。第二,一日活动环节中的秩序。孩子在幼儿园,从早晨入园开始至下午离园,秩序性、规律性就应贯穿始末。例如每天早晨幼儿来园时,小朋友都会做一个签到的工作,用表示“阴、晴、雨、雪、多云”的小印章在这自己的名字下按日期盖章。又如持物走线时,有一专门的教具柜整齐的放置着持物走线时所用的物品,孩子用完早餐后自主进入工作室走线时,先从柜中拿好所持物品,再依次进入线上,走完后,孩子们有序地来到教具柜旁,将物品整齐地放回原处。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老师也想了好多办法:例如在放鞋子的地方贴上小脚丫,时刻提醒孩子脱鞋并放置整齐;在幼儿的物品柜上贴上每个孩子的照片,以便幼儿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柜子;在饮水机前的地板上有一条饮水控制线,孩子在喝水的时候就在这条线上排队,一个跟一个打水。第三,班级中的三位教师在教育幼儿的目标上要统一,在活动时,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例行每日活动时尽量采用相同的步骤。在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使孩子逐步形成与外在秩序感相统一的内心秩序感。第四,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秩序感的影响也尤为重要,因此要求家长做到家具尤其是孩子的物品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孩子在做事时不要干扰他,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通过这些控制与暗示,经常提醒孩子遵守秩序,渐渐的,秩序就在孩子们中间形成了,习惯成自然,外在秩序被逐渐内化,逐步形成了他们自己内在的秩序。
(二)、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两类孩子的工作曲线可以发现,这些幼儿在自由状态下呈现出的心理秩序是随机的,随着工作材料难度的变化,幼儿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其心理的“安静线”会因为任何一个外部或内在的因素发生较大变化,起伏不定。造成幼儿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是:1、通常是没有得到关注的儿童和新入园的儿童;2、平时活动中经常受到干扰;3、家长过于溺爱,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4、情感匮乏;5、缺乏自信心。
    针对这种状况,新学期的教学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社会性为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处事态度。
    首先,教师需付出最大的耐心和爱心温暖每一位幼儿,给予孩子安全感。在设计工作材料时要着重观察幼儿的兴趣与能力,籍以了解幼儿,然后进一步估计哪些材料或活动适合他,让孩子最大限度的体验成就感。
    及时家访、电访,了解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以及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及生活习惯;有助于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在家访中与幼儿的交流有助于幼儿对教师建立感情,为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
    教师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如“从哪拿放回哪里”,教师降下身来和孩子交流,孩子们工作时教师轻轻走路、轻声交流,需要帮助时说“请、谢谢”等等。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汽车城、超市购物、农家乐”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真正地尝试到“我是主人,我来做主”,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社会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三)、为了全面协调发展,使趋向秩序型向有秩序型发展、有秩序型向理想曲线靠拢,经由观察和研究证实还需有两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的发展曲线

 


经由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出幼儿的发展是由观察产生比较,再由比较获得新的发现,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时的儿童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去符合别人的愿望,真正的顺从是孩子情愿的,也是意志力的体现,最终成为环境中真正的主人,达到理想工作曲线的状态。

四、幼儿工作曲线的指导作用及效果
通过建立坐标绘制曲线,可系统、直观地描述幼儿心理秩序状态,并对蒙氏教学工作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对比,为幼儿园各级管理者对教学工作进行宏观把握、微观调整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首先,幼儿工作曲线可反映某个教学集体蒙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既可以反映幼儿园的发展趋势,也可用来反映某个班级的发展状况,能起到班级间对比的效果。
    第二,幼儿工作曲线将单个幼儿的心理真象以图形方式展现,既呈现出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心理秩序,也能够使教师对每个个体的发展状况有良好的把握,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三,通过曲线所反映的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班级、幼儿个体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使工作重心始终围绕在以建立幼儿健康心理秩序这条主线上。
最后,幼儿工作曲线还是对观察记录的高度浓缩,是教师观察记录成果的体现。

五、结论
 
工作曲线既可用于单个孩子的行为表现,也可反映一个儿童群体行为发展的状态,通过对这类曲线的仔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达到蒙氏教育所倡导的“工作完善人性”的理念。
      当然,我园利用幼儿工作曲线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还较短,通过一个学期的使用,从总体上看,幼儿的秩序行为确实向理想状态更进了一步,但教师如何更加准确地分析曲线所反映出的问题,并把握好总体教学与个体引导的尺度,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反思,让幼儿工作曲线更好地为提高蒙氏教学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