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幼儿园“诈弹”事件敲响心理健康警钟

前几天,广州有两家幼儿园遭遇“诈弹”恐吓,造成500师生疏散。事后警方查明,这是孕妇欧某的闹剧。欧某怀孕6个月,自称要做很多家务,觉得家人对自己关心不够,就打电话到家人供职的幼儿园,声称放置了炸弹,希望以此引起家人注意,让家人多关心自己。 

  单凭简明扼要的警方通报,很难看出欧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可真不少呢。自己不痛快,就要闹得所有人都鸡飞狗跳,让大家都不痛快,就像《后宫·甄嬛传》里的华妃、《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还有一系列连环杀手,都是典型。

  讨论起这种人时,我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们这么自私,做事前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诈弹案”里的欧某,难道没想过小孩子会多么怕,家长会多么忙乱吗?如果考虑到,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当然,个中的真正原因,得由欧某自己来说。不过,在心理学里,如果一个人在事件里有“自私”的表现,成因是有很多的:

  自私,可能是转移的愤怒。比如华妃,她有句名言:“和我争宠的女人都得死!”这话够自私了吧?大背景是:她生活在不得不争宠的后宫里,只因她有个花心的老公。现实让她不能把愤怒发泄到老公身上,于是就转移给其他女人。

  在“诈弹”事件里,欧某的自私行为,似乎也没有全部指向家人,而是发泄到其他幼儿和家长身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就有待真相进一步呈现了。

  自私,也可能是因为情感的隔离。比如在许多连环杀人案里,凶手都处于一种情感隔离的状态:自己感情冷漠,对别人的情绪也不会感同身受。这些人,不少都有过被长期虐待的经历。苦难的环境,让他们下意识不去感受那些折磨人的情感,习以为常地硬起心肠,很难被打动。

  所以,当他们需要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对于别人面临的害怕、慌乱、痛苦等情绪,他们往往无动于衷,显得相当自私。

  在“诈弹”事件里,欧某显然也是利用幼儿和家长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她还是知道自己需要关心的。这说明,她没有达到“情感完全隔离”的严重程度。只是,她考虑自己,不顾别人,以至造成了这场乱局。

  在这个过程中,欧某的部分心理机制,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如果放任不管,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未来都有潜在影响。如果在心理学发达的美国,法官可能会对当事人提出条件:让她接受一定时长的心理治疗,换取“免予起诉”。可惜,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制度,让老百姓的心灵无法得到更好的照顾。希望类似事件,能够再一次敲响警钟,让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子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