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具有攻击性的幼儿不被欣赏和接纳,且会给幼儿的成长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
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本文主要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原因,并探索其矫正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心理因素 矫正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往往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可谓是家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造就了不少孩子任性跋扈,常常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特别是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老师和家长都不要掉于轻心,及早矫正。那么如何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
一、何为攻击性行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有些行为还远未成固习,但它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幼儿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其目的是为更有效地控制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有:
(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的一种自我心理保护。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宣泄内心冲突或紧张的一种方式,它在客观上可以避免不满情绪在幼儿心中过多地积聚,从而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如,攻击性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良的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这样的孩子一般就不会形成畏缩、压抑、懦弱、逆来顺受的不良个性,他们以攻击性行动来保持心理的平衡,这样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采用攻击性行动,比强行压抑内心的不满,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攻击性行为仅仅是幼儿宣泄内心不满情绪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方式也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解决矛盾的一种表现方式。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弗洛尹德认为,在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
(三)在幼儿期,挫折、自卑、骄横也是幼儿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
1、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某种关系。一位心理学家在两组幼儿面前摆上好看、好玩的玩具,而只允许一组幼儿玩那些玩具,另一组幼儿由于只准从窗外看看这些玩具而受到挫折,受挫折的幼儿的行为比未受挫折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破坏性。
2、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得不到成人的赞扬或关心,或认为自己笨、很丑,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比如,经常被班里的老师和同伴忽视的某幼儿,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暴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被关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结果。曾经,有一个孩子他经常在老师面前捣蛋、吐口水,而再三受到老师的批评,最后他毕业了,长大了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才坦言当年的胡作非为只不过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从而获得耐心的满足。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幼儿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四)幼儿的攻击行为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妒忌。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同伴的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由于妒忌同伴,于是,常常产生攻击性行为。如特意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破坏同伴的作品等等。有的孩子从小“唯我独尊”,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于是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
(五)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幼儿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幼儿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幼儿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具体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法有:
(一)宜“疏”不宜“堵”。
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应采用简单的堵截方式,如限制幼儿的活动、不理会幼儿的申辩等,不要让幼儿“安静”地压抑其攻击性,因为被压抑的攻击性情感不会因此而消失,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导致攻击性能量的过度积聚,最终会暴发的更为猛烈的攻击性行为,而是会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所以说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宜“疏”不宜“堵”,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宣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以减少他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如经常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消耗能量的竞赛性游戏,特别是竞赛性体育游戏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家长要多与每个幼儿交谈,交流情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还应允许幼儿大哭或大喊大叫,以减少其消极情绪的能量在他们心中的积聚,进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的环境,尽力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里品质”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所以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中,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有可能的话陪着孩子一起游戏。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等,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三)加强正面引导,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通过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美与丑、好与坏,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行为会给人造成伤害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其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的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家庭应与幼儿园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的步伐上保持一致。家长的态度要明确,让孩子有个清晰的努力目标。父母在家里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将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幼儿园,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案,以便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问题。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同时,对彼此间情感支持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高涨。教育孩子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并在情感上支持他人,这既是在竞争中找到合作伙伴从而制胜的必要条件,更是每个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语言、科学等认知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幼儿的爱心教育,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能更好适应社会的人。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当然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玩具或吃的给对方,以表示一种安慰。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但是,作为天性的爱心仍然需要通过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以维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特质。因此,通过爱心教育来培养幼儿的爱心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或者老师,要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又如,孩子在追打小鸡时,你可以说:“你打小鸡,就像别的小朋友打你一样,得多疼啊!它就不会再和你做朋友了。”孩子破坏公物,你可以说:“你把它们的衣服撕破了,它们多难受啊!”一树一草,一花一木,都变成了有生命体,又何愁孩子不将这份爱心施诸于人呢?
(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比如偶然有一次,幼儿无意识地打(碰)了一下人,如果被打者和旁观者见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打人,感觉很好玩、好笑,并把这种感觉溢于言表,那么,就等于是为孩子的不良行为鼓掌叫好;有时成人之间互相玩笑,也有可能有意怂恿孩子去打人。这样,幼儿会把打人看作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渐渐形成习惯。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就找到了应对措施:以后孩子再打人时,挨打者和周围的人都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故意把脸绷起来、冷淡她,不再与她玩,或者给予轻微呵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打人是自讨没趣,渐渐也就没打人的兴趣了。但必须注意,处罚的时间不要太长。当幼儿准备好再玩时,应准许他们回来,以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以后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可奖惩结合,罚不能看动画片、不能玩玩具等所以,如果孩子有非常严重的侵犯行为,家长和教师就不能采用只鼓励、不惩罚的方法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冷处理”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六)纠正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在幼儿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贡献。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理所当然。而在别人需要他们关心和关爱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冷漠、自私,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与他人的和谐交往都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些问题,现实当中,相当一部分家长未能在教育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又如绝大多数的孩子会经历咬人、打人的阶段。如果采用淡化法,应该很快就过去。但是不少小朋友会进而形成打人咬人的习惯,需要大人加以纠正。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教育他谦让,发生了攻击性行为要道歉等。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如果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或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在家庭中,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必须要用充分的爱和时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了事要坚持说服教育,不要用打骂的方法,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尤其重要的。
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众多,与幼儿早期的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及教育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作为教师,应运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探明不同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要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观念,选择相应的矫正策略以消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同时,要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幼儿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预防和矫正,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
2、但菲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纠正》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7月
3、刘全礼 《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年8月
4、蒋俊梅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 《教育探索》 2002年8月
5、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
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http://www.baby-edu.com/